第329节 精忠报国

第329节 精忠报国

很早以前,文中就曾有过这样的评论:要问这个世界哪个职业最厉害,答案只有一个:信差

不论你的收信人在什么地方,多么危险的境地,多么险恶的环境,多么复杂的背景……只要你写信,再把信交给信差,那么这封书信就一定会在若干时日后被交到收信人的手上。【..】

眼下,正率军走在青藏高源上的吴凡亦是如此。

当然,信差再怎么厉害,他只负责送信,其它的事一概不管。

所以,想在信差身上动点什么心思的念头,可以直接掐灭了。

再说鲜卑这个蛮族,熟悉光荣“三国志”系列游戏的朋友都应该不陌生。从三国志7开始,在玩家统一全国后的事件展望中,往往会出现统一后的国家在繁荣了数百年后,遭到鲜卑入侵,继而覆灭。

而在全国统一之前,鲜卑这个蛮族是隐藏的,纵使你的军队再多,国力再强,也是奈何它不得。

而今,在眼下这个游戏世界里,情况变得不同。不仅鲜卑从隐藏状态中现身,而且入侵中国的时间还大大提前——全国刚刚统一不过一年多而已。

造成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究竟为何,现在根本无从考证。可能是吴凡的一系列改革促使全国的发展速度变得飞快,脱离了正常游戏设定;也可能是远征羌氐联合军触动了鲜卑的利益;还有可能是鲜卑大王某一天出门被从南方飞来的鸟将屎拉在了头顶上,于是就决定南侵报复。

总之,其中原因可能有千万种,而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鲜卑入侵中国了,而且提前了数百年。

在游戏的事件展望中,鲜卑入侵时的中国国力已经十分繁盛,但仍然不敌鲜卑,入侵结局只有一个,灿烂的明从此覆灭。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鲜卑族必定十分了得,胜过此前中国周边的任何一个蛮族。

由此,吴凡在看到书信中所言鲜卑入侵的那一刻,顿时惊怔半晌。

书信是小乔写的。在小乔将书信寄出来的两个月前,留守的三十万中央军早已经全部派往河北,全国各地州郡也都纷纷将驻守兵马派出,协同中央军作战。由于吴凡远征在外,这次军事行动就由官职低于吴凡一级的太尉夏侯惇担当统帅,张辽、徐晃、夏侯渊、曹仁,张郃,典韦,许诸,孙坚、孙策、魏延,纪灵等一干留守大将全部上阵,光是将军数量就达到三百余,总士兵数达到一百七十万,规模堪称空前

然而,虽然魏国派出的军队和将军数量都达到规模空前的地步,但是,面对不过八十万人的鲜卑蛮族军队,魏国将士却是屡战屡败,节节败退。截止小乔将书信寄出来的当天,据前方最新战报回传:河北四州九城已经近半数陷落,幽州全境、并州、冀州半境,均被鲜卑族占领。

如今,已经又过了两个月之久,按照战局推演来看,相信此时的鲜卑大军已经攻陷河北全境。

吴凡将书信攥在手中,眉头深锁。恨自己不能肋生双翅,直接飞回河北,提手中真龙鄂闪,将胆敢犯我大魏国土的鲜卑大王剁成肉酱

然而,从青藏高源这里返回哀牢尚需四个月之久,从哀牢再返回中原又至少需要一个半月。如此漫长的时间,只怕当自己终于长途跋涉回到中原时,满眼已经尽是焦土。

曹冲和朝中元老都很清楚,面对鲜卑强敌,只有大司马吴凡担当主帅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如今,吴凡远征在外,至少要近半年时间才能返回,自然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吴凡身上。

况且,吴凡这次远征羌氐联合军,也是极为艰难(至少朝武和曹冲都这样认为),不能让吴凡知道这个消息,以免令其分心。

因此,曹冲至始至终没有给吴凡下达任何诏令,包括朝武也没有一个人写信给吴凡透露鲜卑入侵的口风。只有小乔在左思右想犹豫了一番后,终于提起笔来将这件事写在书信里,告诉给了吴凡。并问吴凡,可否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小乔最了解吴凡。她很清楚吴凡得知此消息后,就算人回不来,也一定会有一些特定的安排。另外,虽然青藏高原的环境让中土将士很不适应,以致征讨羌氐联合军可能会很艰难,但是,小乔相信吴凡绝对不会因为得知鲜卑入侵这个消息后,就心神不宁,无法作战。

事实证明,小乔这次的作法当真是英明无比。针对小乔写给吴凡的这封书信,后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被称之为“救国书”。并根据这封救国书信,再加上编剧和导演的想象,拍摄了许多影视剧,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再说吴凡,紧皱眉头深思了片刻后,急令从事文官拿过纸笔,翻鞍下马单膝跪地,将纸铺在曲起的膝盖上,急匆匆写下回信。

小乔在信中除了告诉吴凡鲜卑入侵,以及战事进展外,还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曹冲迫于压力,有意强抓壮丁。

由于魏**队节节败退,兵员大量损耗,已经不足五十万;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紧急补充兵员。但是,吴凡的改革中有明确规定:国家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强抓壮丁若是人民面对外族入侵却不肯去保卫国家,那结果只有一个,这个国家已经腐朽堕落到不值得人民去保卫。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人民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而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这是当时吴凡在大殿上针对国家不得在任何时候强抓壮丁的这项改革,对满朝文武所说的话。这段话是后世一位著名政治人物陈独秀说的。

以眼下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觉悟来讲,吴凡的这番话很多人理解不透。但是,吴凡是奉诣改革,纵使他们强烈反对也是没有作用。因此,反对派只能带着满腹的狐疑和不屑默不作声。

此时,面对鲜卑大举侵占河北,全国兵员又严重损耗的情况下,单靠民众自愿参军显然已经远远不够补充兵员缺口。因此,改革反对派们借此机会大肆抨击吴凡的改革,并多次向曹冲上书,要求废止所有改革。在曹冲一一将之驳回后,反对派最后抓住兵员缺口太大,单靠民众自愿参军根本无法满足这件事,要求曹冲废止“不得强抓壮丁”这一规定

曹冲在这件事上也很为难。他当然是全力支持吴凡改革的,但是,眼下如果仍然坚持不抓壮丁,魏国很快就会被鲜卑灭亡。国家若是灭亡了,纵使改革再好,再有前瞻性,也不过都成了浮云。

因此,曹冲这段时间苦恼不已。在下诣要求夏侯惇等战将各率本部人马死守各个城池的同时,已经打算解散众议院,以便强抓壮丁这项法令能够顺利执行。等到了三个月的重组众议院期限后,相信壮丁已经抓得差不多了,然后在组建众议院,收回这项法令。

但是,解散众议院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将直接影响人民对皇帝的拥戴程度,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对这个念头。

曹冲为此举棋不定。

实际上,之所以造成兵员缺口无法补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吴凡的改革和宗教刚刚起步,人民对国家的感情还没有从以往的惯性上转变过来,还没有达到真正爱这个国家的地步。

二是,吴凡在“不得强抓壮丁”这项改革的后面,还有一项改革,就是预备役制度。但是,凡事得有个先后,目前这十五项改革已经让国家处在阵痛期,吴凡是想等过五年或十年后,再推行预备役改革。

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鲜卑会在吴凡的预备役还没有推行起来之际,就已经大举犯境。

此时,吴凡将信低铺在膝盖上,提笔对小乔作以回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他先是把人民之所以还不够爱这个国家的原因简单说了一下。因为这是导致自愿参军的民众远远无法满足兵员缺口的根本原因,有必要解释一下。

随后,吴凡对小乔讲:老婆,我想信你一定听过一首旋律很激昂的歌,名叫《精忠报国》。没错,就是屠洪刚唱的那首。既然人民现在还不够爱国,我们就用宣传的办法,像当年那场被称作是抗美援朝的战争一样,刻意渲染出能够激起民众同仇敌忔的情绪出来。

现在,几乎全国各地的每个县治,都至少有一座龙观祠(中原有些人口密度大的县,已经不只一座),炎黄教所宣扬的教义当中,就包含有忠义爱国。由此,以炎黄教的教民为宣传对象,让神使教他们唱《精忠报国》这首歌,在此时这个特殊时期所产生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

再有,我们之所以一直称中国周边的其它民族为蛮族,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文明程度远远不及汉人,很多行为都停留在原始**上,不懂得安抚;在他们所占领地区,必定有大量的屠杀、奸yin、掠虏等暴行。可以让每个郡县的官府,将这些暴行作以宣传图,再让刀笔吏写上令人一看之下即愤慨万分的文字,配以《精忠报国》这首歌,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只要这两项工作做到位,国家就根本不需要强抓壮丁,人民就会纷纷自愿参军抵抗鲜卑蛮族。

这两项工作,你当然不好直接去做,可以交给荀彧、郭嘉二人。至于《精忠报国》这首歌,你需要通过曹冲,抽调一位皇宫中的高级乐师,听你反复唱几遍后,加以谱曲。

书信写完了,待墨迹稍干,吴凡即将书信交给信差,令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

……

五个月后,吴凡所率领的二十万远征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洛阳。

此时,鲜卑蛮族大军已经被击溃。夏侯惇、张辽、徐晃等大将,各率一路近五十万人马对鲜卑蛮族长驱追击。最远的一支部队为孙策,一直追击到今天的贝加尔湖鲜卑蛮族被彻底消灭,自此永久退出历史舞台

据战后不完全统计,自从全国各地龙观祠陆续开始传出《精忠报国》的歌声,以及各地官府制作的各种宣传图文张贴出来后,此后三个月间,全国各地自愿报名参军的民众数量激增,其增势呈几何倍率

甚至,在第二个月后,各郡县的兵营不得不对报名参军的民众进行一定的筛选,只挑选其中身强力壮,孔武有力者。原因无他,要求参军抗击鲜卑的民众实在是太多了,忙得各地武官焦头烂额。

三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共有九百三十余万人次报名参军(有些人是在筛选不合格后,多次报名)甚至其中还有五分之一为女性,她们自愿加入行伍承担生火做饭的任务。经过筛选后,共有三百七十万人加入军队。

由于这近四百万人是自愿加入军队,对鲜卑蛮族带着切齿仇恨,其战斗力自然不是强抓壮丁所组成的部队所能相比。强抓壮丁的部队,往往看到主将败了,士兵们立即一哄而散,士气值亏空到底。而这些自愿军的士气却是一路高昂,即使主将负伤撤退,只要没有收到撤军的命令,就依然奋力杀敌

此外,前面已经说过,中央军的粮草储备已经不多,地方上也没有多少存货;一下子组建起这么庞大的军队,粮草每日都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不过,这并没有引发新一轮的危机,得知部队缺乏粮草的消息后,全国人民纷纷拿出家中存粮,多则多拿,少则少拿,交到地方官府,再由地方官府运送到前方战线。

当时那种全国上下同仇敌忔的的场面,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详实具体地进行描述。那些从各地开赴河北战场的部队,一路高唱着《精忠报国》,震彻了整个河北的天空;那些由各地官府派出运送粮草的车队,绵延不绝似蚁群一般密密麻麻,无边无际……

“那一刻,你会觉得,我们彼此真的就是兄弟姐妹,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炎黄子孙”这四个字。置身在人车洪流中,你会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身体里都流着同样的血,我们……本就是一家人。那种热烈而浓厚的亲情,会让你在不知不觉间,脸颊上就已流满了泪水……”

说到这里,小乔再一次泪流满面。

吴凡虽然没有亲眼所见当时的场面,但听,内心中也是颇有感触。伸手将小乔揽在怀中,抬头看向头顶的天空,只觉得格外明媚。

远处的龙观祠,熟悉的歌声再次响了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