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致谢
基金经理是我写的第一部财经小说,初稿仅是一个中篇长度的作品,在我的博客和全景财经论坛上面发表后,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部张立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和修改,并承蒙恩师范小云教授作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借助“清华经管”品牌的强势影响力赢得更多的读者。
中国的基金行业诞生时间较短,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他们横溢的才华。但和任何的新兴行业相同,基金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还受到了本土私募基金经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等不同投资主体的挑战。这种精英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相信,拙作所讲述的故事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还是业内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于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在南开的求学生涯令我终生受益。这部作品的问世首先要感谢在母校所接受的四年金融学专业教育。在那段美好的时光,南开金融的老师们给予了我殷切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系主任马君潞教授、博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帮助我打下了经济学的基础,而对于这部作品,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之后给予了我详尽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范小云教授执教过我们这届学生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她在忙碌的教学和科研之余为我的作品作序。我同样要感谢昔日与我并肩携手的南开金融同窗们,他们的赞扬给了我动力,他们的批评让我认识到了不足。
毕业之后,我加盟了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我始终认为,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控股,她独具魅力的多媒体证券信息传播平台让我在两年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公司的总经理、新财富杂志总编辑郑颂先生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新财富杂志、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全景网络”、“巨潮资讯网”等多个知名的财经信息产品。也正是有了这位国企老总对年轻员工的关怀和信任,才使我在“交易日”这个平台中有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所在的视讯事业部总监、“交易日”总制片人刘润桐先生,他也毕业于南开大学,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在节目的策划之中顺利实施我的每一个创意。我同样要感谢曾经对我的小说提出过宝贵意见的同事,包括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视讯事业部副总监周莽;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首席评论员吴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人物”制片人钱志红;财经电视节目“中国股市报道”制片人苏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热点”制片人熊俊明、全景网络总编辑曾学成等。
在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工作的两年多,我采访和拜会过多名基金经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的投资精英,他们主观或者客观上都为我的这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我也要声明,作品中的主人公并非以他们为原型所塑造,所以读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在此,我要感谢的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以及基金经理们包括: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牛冠兴、基金经理张冰;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孟立坤、基金经理张野、林飞;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窦玉明、基金经理杨宇;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邢修元;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伍军;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李志嘉;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蒋伯龙、王华、陈勤;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朱少醒、陈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方军、张龙;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曹雄飞、瞿蕴理;巨田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冀洪涛;华富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沈雪峰;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孙鲁闽;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胡建平;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王帅等。
同样在这两年,我结识了很多学术界、证券业以及财经媒体的朋友。两位出自南开的金融学界知名学者——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平教授、博导和岭南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牛虹教授,对我的作品提出了深入和细致的修改意见。此外,在我工作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曹龙骐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博导;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葛新元博士;国海证券投资总监邓忠祥;金元证券理财中心总经理冉兰;联合证券零售客户部总经理马俊生;东方之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国庆;深圳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英大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刘国宏、分析师梁卫东、刘韶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李海滨;汉唐证券分析师张益;巨田证券研究员刘强;神华期货分析师曹洁;金牛期货分析师曹宇;上海枫江伟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伟;中国证券报深圳总部专题部主任陈雪;证券日报基金版责任编辑马玉荣;金融界网站理财频道主编辛淼;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申星都给予了我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最要感谢的是我年过八旬的祖母和我的父母。正是他们二十多年的教育积淀让我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能够用通俗的文笔描述相对专业的行业现象。最后,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没有你们的鼓励和厚爱,我不可能坚持写完这篇作品。谢谢大家!
赵迪
2006年12月
中国深圳 致谢
基金经理是我写的第一部财经小说,初稿仅是一个中篇长度的作品,在我的博客和全景财经论坛上面发表后,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部张立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和修改,并承蒙恩师范小云教授作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借助“清华经管”品牌的强势影响力赢得更多的读者。
中国的基金行业诞生时间较短,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他们横溢的才华。但和任何的新兴行业相同,基金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还受到了本土私募基金经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等不同投资主体的挑战。这种精英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相信,拙作所讲述的故事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还是业内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于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在南开的求学生涯令我终生受益。这部作品的问世首先要感谢在母校所接受的四年金融学专业教育。在那段美好的时光,南开金融的老师们给予了我殷切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系主任马君潞教授、博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帮助我打下了经济学的基础,而对于这部作品,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之后给予了我详尽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范小云教授执教过我们这届学生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她在忙碌的教学和科研之余为我的作品作序。我同样要感谢昔日与我并肩携手的南开金融同窗们,他们的赞扬给了我动力,他们的批评让我认识到了不足。
毕业之后,我加盟了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我始终认为,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控股,她独具魅力的多媒体证券信息传播平台让我在两年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公司的总经理、新财富杂志总编辑郑颂先生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新财富杂志、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全景网络”、“巨潮资讯网”等多个知名的财经信息产品。也正是有了这位国企老总对年轻员工的关怀和信任,才使我在“交易日”这个平台中有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所在的视讯事业部总监、“交易日”总制片人刘润桐先生,他也毕业于南开大学,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在节目的策划之中顺利实施我的每一个创意。我同样要感谢曾经对我的小说提出过宝贵意见的同事,包括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视讯事业部副总监周莽;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首席评论员吴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人物”制片人钱志红;财经电视节目“中国股市报道”制片人苏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热点”制片人熊俊明、全景网络总编辑曾学成等。
在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工作的两年多,我采访和拜会过多名基金经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的投资精英,他们主观或者客观上都为我的这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我也要声明,作品中的主人公并非以他们为原型所塑造,所以读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在此,我要感谢的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以及基金经理们包括: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牛冠兴、基金经理张冰;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孟立坤、基金经理张野、林飞;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窦玉明、基金经理杨宇;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邢修元;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伍军;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李志嘉;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蒋伯龙、王华、陈勤;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朱少醒、陈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方军、张龙;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曹雄飞、瞿蕴理;巨田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冀洪涛;华富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沈雪峰;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孙鲁闽;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胡建平;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王帅等。
同样在这两年,我结识了很多学术界、证券业以及财经媒体的朋友。两位出自南开的金融学界知名学者——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平教授、博导和岭南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牛虹教授,对我的作品提出了深入和细致的修改意见。此外,在我工作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曹龙骐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博导;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葛新元博士;国海证券投资总监邓忠祥;金元证券理财中心总经理冉兰;联合证券零售客户部总经理马俊生;东方之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国庆;深圳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英大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刘国宏、分析师梁卫东、刘韶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李海滨;汉唐证券分析师张益;巨田证券研究员刘强;神华期货分析师曹洁;金牛期货分析师曹宇;上海枫江伟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伟;中国证券报深圳总部专题部主任陈雪;证券日报基金版责任编辑马玉荣;金融界网站理财频道主编辛淼;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申星都给予了我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最要感谢的是我年过八旬的祖母和我的父母。正是他们二十多年的教育积淀让我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能够用通俗的文笔描述相对专业的行业现象。最后,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没有你们的鼓励和厚爱,我不可能坚持写完这篇作品。谢谢大家!
赵迪
2006年12月
中国深圳 展开全部内容
基金经理是我写的第一部财经小说,初稿仅是一个中篇长度的作品,在我的博客和全景财经论坛上面发表后,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部张立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和修改,并承蒙恩师范小云教授作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借助“清华经管”品牌的强势影响力赢得更多的读者。
中国的基金行业诞生时间较短,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他们横溢的才华。但和任何的新兴行业相同,基金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还受到了本土私募基金经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等不同投资主体的挑战。这种精英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相信,拙作所讲述的故事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还是业内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于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在南开的求学生涯令我终生受益。这部作品的问世首先要感谢在母校所接受的四年金融学专业教育。在那段美好的时光,南开金融的老师们给予了我殷切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系主任马君潞教授、博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帮助我打下了经济学的基础,而对于这部作品,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之后给予了我详尽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范小云教授执教过我们这届学生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她在忙碌的教学和科研之余为我的作品作序。我同样要感谢昔日与我并肩携手的南开金融同窗们,他们的赞扬给了我动力,他们的批评让我认识到了不足。
毕业之后,我加盟了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我始终认为,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控股,她独具魅力的多媒体证券信息传播平台让我在两年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公司的总经理、新财富杂志总编辑郑颂先生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新财富杂志、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全景网络”、“巨潮资讯网”等多个知名的财经信息产品。也正是有了这位国企老总对年轻员工的关怀和信任,才使我在“交易日”这个平台中有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所在的视讯事业部总监、“交易日”总制片人刘润桐先生,他也毕业于南开大学,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在节目的策划之中顺利实施我的每一个创意。我同样要感谢曾经对我的小说提出过宝贵意见的同事,包括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视讯事业部副总监周莽;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首席评论员吴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人物”制片人钱志红;财经电视节目“中国股市报道”制片人苏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热点”制片人熊俊明、全景网络总编辑曾学成等。
在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工作的两年多,我采访和拜会过多名基金经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的投资精英,他们主观或者客观上都为我的这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我也要声明,作品中的主人公并非以他们为原型所塑造,所以读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在此,我要感谢的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以及基金经理们包括: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牛冠兴、基金经理张冰;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孟立坤、基金经理张野、林飞;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窦玉明、基金经理杨宇;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邢修元;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伍军;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李志嘉;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蒋伯龙、王华、陈勤;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朱少醒、陈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方军、张龙;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曹雄飞、瞿蕴理;巨田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冀洪涛;华富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沈雪峰;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孙鲁闽;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胡建平;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王帅等。
同样在这两年,我结识了很多学术界、证券业以及财经媒体的朋友。两位出自南开的金融学界知名学者——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平教授、博导和岭南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牛虹教授,对我的作品提出了深入和细致的修改意见。此外,在我工作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曹龙骐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博导;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葛新元博士;国海证券投资总监邓忠祥;金元证券理财中心总经理冉兰;联合证券零售客户部总经理马俊生;东方之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国庆;深圳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英大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刘国宏、分析师梁卫东、刘韶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李海滨;汉唐证券分析师张益;巨田证券研究员刘强;神华期货分析师曹洁;金牛期货分析师曹宇;上海枫江伟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伟;中国证券报深圳总部专题部主任陈雪;证券日报基金版责任编辑马玉荣;金融界网站理财频道主编辛淼;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申星都给予了我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最要感谢的是我年过八旬的祖母和我的父母。正是他们二十多年的教育积淀让我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能够用通俗的文笔描述相对专业的行业现象。最后,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没有你们的鼓励和厚爱,我不可能坚持写完这篇作品。谢谢大家!
赵迪
2006年12月
中国深圳 致谢
基金经理是我写的第一部财经小说,初稿仅是一个中篇长度的作品,在我的博客和全景财经论坛上面发表后,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部张立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和修改,并承蒙恩师范小云教授作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希望借助“清华经管”品牌的强势影响力赢得更多的读者。
中国的基金行业诞生时间较短,但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年轻的基金经理们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他们横溢的才华。但和任何的新兴行业相同,基金行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经理还受到了本土私募基金经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等不同投资主体的挑战。这种精英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关注。相信,拙作所讲述的故事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还是业内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于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在南开的求学生涯令我终生受益。这部作品的问世首先要感谢在母校所接受的四年金融学专业教育。在那段美好的时光,南开金融的老师们给予了我殷切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系主任马君潞教授、博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帮助我打下了经济学的基础,而对于这部作品,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之后给予了我详尽的指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范小云教授执教过我们这届学生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她在忙碌的教学和科研之余为我的作品作序。我同样要感谢昔日与我并肩携手的南开金融同窗们,他们的赞扬给了我动力,他们的批评让我认识到了不足。
毕业之后,我加盟了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我始终认为,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正确的抉择。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控股,她独具魅力的多媒体证券信息传播平台让我在两年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公司的总经理、新财富杂志总编辑郑颂先生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形成了新财富杂志、大型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全景网络”、“巨潮资讯网”等多个知名的财经信息产品。也正是有了这位国企老总对年轻员工的关怀和信任,才使我在“交易日”这个平台中有了广阔的表演空间。我所在的视讯事业部总监、“交易日”总制片人刘润桐先生,他也毕业于南开大学,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在节目的策划之中顺利实施我的每一个创意。我同样要感谢曾经对我的小说提出过宝贵意见的同事,包括深圳证券信息公司视讯事业部副总监周莽;财经电视节目“交易日”首席评论员吴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人物”制片人钱志红;财经电视节目“中国股市报道”制片人苏熳、财经电视节目“资本热点”制片人熊俊明、全景网络总编辑曾学成等。
在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工作的两年多,我采访和拜会过多名基金经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才华横溢的投资精英,他们主观或者客观上都为我的这部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同时,我也要声明,作品中的主人公并非以他们为原型所塑造,所以读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在此,我要感谢的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以及基金经理们包括: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牛冠兴、基金经理张冰;融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孟立坤、基金经理张野、林飞;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窦玉明、基金经理杨宇;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邢修元;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伍军;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李志嘉;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蒋伯龙、王华、陈勤;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朱少醒、陈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方军、张龙;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曹雄飞、瞿蕴理;巨田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冀洪涛;华富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沈雪峰;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孙鲁闽;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胡建平;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王帅等。
同样在这两年,我结识了很多学术界、证券业以及财经媒体的朋友。两位出自南开的金融学界知名学者——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陈平教授、博导和岭南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牛虹教授,对我的作品提出了深入和细致的修改意见。此外,在我工作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曹龙骐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博导;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葛新元博士;国海证券投资总监邓忠祥;金元证券理财中心总经理冉兰;联合证券零售客户部总经理马俊生;东方之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国庆;深圳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英大证券研发部总经理助理刘国宏、分析师梁卫东、刘韶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员李海滨;汉唐证券分析师张益;巨田证券研究员刘强;神华期货分析师曹洁;金牛期货分析师曹宇;上海枫江伟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伟;中国证券报深圳总部专题部主任陈雪;证券日报基金版责任编辑马玉荣;金融界网站理财频道主编辛淼;经济观察报记者孙健芳、申星都给予了我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最要感谢的是我年过八旬的祖母和我的父母。正是他们二十多年的教育积淀让我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能够用通俗的文笔描述相对专业的行业现象。最后,要感谢广大的读者,没有你们的鼓励和厚爱,我不可能坚持写完这篇作品。谢谢大家!
赵迪
2006年12月
中国深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