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同族相伐,胜之何喜?
浓雾缓缓散去,随着可视距离的增加,战场的面貌开始能被观察。
汉军出动骑兵在雾中交战,极短的时间就有队伍冲击到张冲设立的本阵。这批汉军的出现并没有对张氏凉军的主力造成多么大的死伤,却是给了张氏凉军的主力一种风声鹤唳的紧张,还有那种临战之时的压迫感。
被张冲摆在前面作为缓冲的那些张氏凉军,他们被反反复复地冲锋其实已经崩溃,浓雾没有散去之前就有大批的人顾不得布阵乱窜,只有极少人能够牢牢地钉在原地。
被当做炮灰的张氏凉军,不管是乱窜还是留在原地坚守的张氏凉军,他们的命运并没有多么大的区别,先被汉军骑兵没完没了地冲击,人变得越来少,抵抗意志亦是越变越薄弱,等待汉军的步兵大股冲锋而上时,他们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时间在流逝,战争态势也在发生改变,被安排在汉军营盘附近的张氏凉军失去战斗力,汉军往前推进的距离足够,双方随着距离的拉近是进入到主力之间的硬碰硬阶段。
随着可见视野的变长,对于双方的好处其实是一样的。
布阵的张氏凉军能够在发现汉军冲来之前做好及时准备,前方的枪阵可以在汉军冲上来时调整心态,后方的弓弩手则是能够在号令声中进行高强度的覆盖。
接替冲锋的汉军骑兵,他们终于不用忐忑不安地在浓雾中没头没脑地狂奔驰骋,发现敌军之后可以先进行至少一轮的骑射,冲击上去时也能看状况采取防御冲撞或是进攻冲撞。
不管是轻骑兵、突骑兵、具装骑兵,反正就是身上防御越差的骑兵,冲击列阵的步兵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打出来的战果理所当然也会更少。
在列阵步兵没有被骑兵那浩大的声势击溃心理防线时,其实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骑兵都难以占到太大的便宜,并不会因为士兵胯下多了一匹战马而就会变成无敌的超人。
汉军是防御反击,接替冲锋的骑兵很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军令就是不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明知必死也该一往无前地冲!冲!冲!
突骑兵必然是冲锋的矛头,他们在冲锋中尽可能地破坏张氏凉军事先摆布的拒马、木排等等障碍物,在这一个阶段无可避免会发生骑兵撞上障碍物的情况。他们在破坏障碍物的同时,每时每刻都有箭雨从空中落下,良好的装备可以最大程度地防御箭矢的伤害,要害部位的甲片挡下或是弹开箭矢,一些皮革的部位则就没有那么强的防御力,所幸有皮革作为缓冲箭镞入肉并不是太深。
只有将张氏凉军设置的障碍物尽可能地进行清理,才会让后方的袍泽不用刻意去进行规避,身负重任的骑兵知道自己阵亡的机率很大,但是在一场战争中总有人应该承担起必要的损失。
良心话,士兵上战场可能会死,跟碰上了什么状况必死无疑,面临种种选择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有士兵自己能做决定。
一个民族在面对入侵的时候能够涌现出慷概悲歌的故事。那是在面临压迫时不去反抗就会沉沦,抵抗意志越是坚强,诞生的英雄就会越多。
没有英雄的民族,无法召唤出普通人在遭遇入侵时爆发出来的勇气,类似的民族必然是会在各种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某本文献中用来介绍的,那些已经消失的民族。
主动去入侵别人,很难会有受到压迫时会爆发出来的勇气,占据优势的时候……不管是心理优势,还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优势,极少会出现明知必死还有勇气去死的现象。
知道阵亡机率很大的汉军内心里害怕吗?任何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蝼蚁尚且贪生,能活着没有人想要去死。这个时候士兵的荣誉感和纪律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除了军律压制士兵的求生本能之外,阵亡之后家里是不是有优渥的抚恤,自己死后家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等等的经济条件、物质补偿、阵亡家属的社会待遇……会让明知必死的士兵在知道会死时是什么心态。
在张氏凉军的众多将官看来,汉军用甲骑具装的骑兵去冲击和破坏障碍物着实是奢侈。除了觉得奢侈之外,他们内心里也能明白汉军此战是带着什么样的意志,很少没有对自己未来感到担忧的人。
汉军不断冲击向前,张氏凉军的箭阵亦是没有停止地射箭。
箭阵是华夏苗裔最拿手的战法,只要是用传统方式训练出来的华夏冷兵器军队,极少没有会使用箭阵的。
虽然都是箭阵,可射箭方式还是会有不同,什么样的距离就该是什么样的射法,远了就是仰射,需要的时候是抛射,近了就是平射,面对密集敌军就是攒射。每一种不同的射法会取得不一样的战果,比如面对组织盾墙的敌军就该是抛射,让箭矢上升到最高的高度再垂下,既是避开盾墙能杀伤盾墙之后的敌军,也能使用垂下产生更多的动能来拥有更大的穿透力。
随着浓雾变淡,可见视野不断地增加,两军交战的阵前依然是各种口令以及呼喝不断,处于后方的张氏凉军先是出现一声惊呼,随后就是喧哗声四起。
惊呼的出现是有人回头看向金城,那里的城头之上旌旗飘扬,只不过随风猎猎飞舞的是汉军旌旗。
军队出现喧哗声是一种禁忌,原本全神贯注作战的士兵听到喧哗声会心里惊疑不定,等待作战的士兵听到喧哗声则会四处张望。
士兵交战最忌分心,稍微有个分神可能敌人劈来兵器没有避开或是格挡,小命也就在那一瞬间的失神中没了。
大战之时,没有比后方传来喧哗声更致命的事情了,不管之前是什么心态的前阵,后方喧哗声就会心乱,心一乱军官会停滞发号施令,惊疑不定的士兵没有收到命令会有更多胡思乱想的时间,整支军队会在那一瞬间变得僵化和迟钝。
军事历历史上,大多数军队的兵败如山倒就是从士兵内心惊疑不定开始,军队的意志坚强哪怕是处于劣势都能支撑,唯独是军无战心致使溃逃。
此时此刻的张冲内心里无比恼火,他是要送一场富贵给易揣等人,做好的君子约定是,城外战事还没有出结果之前,易揣就不该轻举妄动,甭论是撤掉张氏凉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旌旗。
很显然的事情,易揣等人没有将与张冲的君子约定当回事,导致的结果就有些严重了。
喧哗声指的是一种哗然之后大量的人在议论和喊叫产生出来的声音,发现金城旗帜变化的人,他们喊叫的是金城失守。
“全军出击,必须全军出击!”张冲在巢车之上张牙舞爪,嘶吼:“冲锋,全军冲锋!”
张冲尽管是早就对易揣等人背弃约定有心理准备,但多少是带着一丝的侥幸,认为既然送了易揣等人那么大的功劳,易揣等人多少是该有些感恩的心,可他还是小看了背叛者的无耻,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天真。
急促的战鼓声被敲响,索孚是第一个就率军进行冲锋的西凉武将。他是冲锋在队伍的最前端,一副睚眦欲裂表情地舞动着兵器,嘴中不断嘶吼着:“杀敌!杀敌!杀敌!”
续索孚之后,多多少少是有其余的张氏凉国将校也发动了冲锋,但更多的将校是留在原地发愣。
侧翼的索孚带着骑兵冲锋,前阵也是涌出了张氏凉军的步兵,这样的动静令处于攻势状态的汉军多少是觉得意外,以至于汉军的攻势停顿了一下。
谢安收到前方汇报之时,两军的步骑实际上已经是绞成一团地拼杀,他的下一个动作是让另一个蓄势待发的骑兵军绕开战场入城。
两军的厮杀当然激烈,可是发动冲锋并有心作战到死的张氏凉军真的太少,更多的张氏凉军是内心迟疑,结果是前方的张氏凉军在与汉军交战,后方的张氏凉军却已经出现溃逃现象,本阵的张氏凉军有得要向前有的要后退,看上去张氏凉军就是一团乱糟糟的模样。
脆弱到不行的张氏凉军,他们遭受狠狠一击的是易揣亲率本部从金城冲了出来。
易揣完全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心态,出城之后就是采取攻击,本人是直取张冲所在地而去。
金城先是莫名其妙地失守,里面更是冲出叛军,今时今刻就算是再有拼死意志的人,也会怀疑自己那么做有什么价值。
处于巢车之上的张冲看着听命冲锋的部队被汉军击垮,再看叛军从后面攻击导致己方部队的兵败如山倒,他多次拿起佩剑摆姿势要自刎,每一次都是拿起来又放下。
“降……”张冲最终还是没有自刎,他嘶哑着嗓子:“投降,下令偃旗息鼓,投降!”
所谓的偃旗,就是将战旗倾斜着垂下。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战旗下垂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罢战。
息鼓就更好说了,自古就有击鼓助战的说法,为的就是激昂士气,鼓声停止就是战斗停止,交战状态下的鼓声停止又没有响起鸣金声,士兵或许不了解状况,军官却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张冲并不怕死,他其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率军出城而战。他不自刎是想要暂时活着,担忧汉军会在张氏凉军投降之后坑杀战俘,而汉军坑杀降俘是出了名的事,光是冉闵在并州和朔州坑杀的降俘就超过三十万。他知道活着的自己才能为投降后的张氏凉军争取活命的机会,既然最后的反击没有取得预料的成果,那就该为那些被自己辜负和拖累的将士多想想,所以暂时真的是死不起。
偃旗息鼓后的张氏凉军彻底失去战心,一个又一个地丢弃兵器,他们或是跪倒在地或是愣在原地,等待接下来的命运。
易揣带着骑兵快速向将旗的位置驰骋,由于没有遭遇反抗会有功夫想些事情,一直都在犹豫是该直接杀掉张冲或是俘虏,等待真的来到将旗附近又看到巢车之上的张冲,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说是心狠手辣也罢,说是羞耻无脸相见也好,背叛者通常不希望被自己背叛的人活下来,易揣拿起了弓并搭上羽箭,咬牙就要松开射出之际,一阵轰鸣地马蹄由远而近。
崔轩又再一次处于冲锋的矛头位置,他们本来是要入城,中间得到新的命令,是谢安亲自下令由他们来敌军核心位置,享受俘虏敌军主将的荣耀。
“那个谁,你想干什么!?”崔轩的嗓门很大,老远就恶狠狠地盯着易揣,一段大声的喝问之后,靠近了满是威严地盯着,说道:“已经投降还引弓待射,想做什么!”
易揣脸上是青了又红、红了又白,最后是放弃射箭,不知道是尴尬还是什么,抽搐着脸颊无声对崔轩抱拳行礼,说道:“在下易揣,与征西中郎将有约,特献上金城。”,他本来还想说是献上张冲用意增加功劳,后面却卖了崔轩一个好。
崔轩抱拳回礼,没有多与易揣说话,是带人来到巢车之下。而这个时候张冲已经下了地。
“将主有言,大汉征讨西凉是为金瓯不缺。”崔轩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平静的老者,稍微昂了昂下巴才继续说:“张太守负隅顽抗是各为其主,临阵不敌下令投降不失理智。同族相伐是为不幸,切勿再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张冲看都不看靠近过来的易揣,拱手向冀州的方向行礼,嘴中说道:“汉王乃是当世雄主,于胡虏之手拯救万民于倒悬。今不臣以螳臂之力挡车,错皆在不臣一人,与金城百姓无关。麾下将士亦是在行不臣军令,罪皆在不臣一人。”
崔轩左右看了看,不少人是露出不忍的表情,更多的是神情呆滞,本来还想表现一些战胜者的骄傲,后面咳了几声对张冲问:“张太守可有坐骑?”
张冲点了点头,麾下前来战马,他翻身骑跨上去,转头看了看黄河北岸,仰头之后两行清泪流下…… 展开全部内容
汉军出动骑兵在雾中交战,极短的时间就有队伍冲击到张冲设立的本阵。这批汉军的出现并没有对张氏凉军的主力造成多么大的死伤,却是给了张氏凉军的主力一种风声鹤唳的紧张,还有那种临战之时的压迫感。
被张冲摆在前面作为缓冲的那些张氏凉军,他们被反反复复地冲锋其实已经崩溃,浓雾没有散去之前就有大批的人顾不得布阵乱窜,只有极少人能够牢牢地钉在原地。
被当做炮灰的张氏凉军,不管是乱窜还是留在原地坚守的张氏凉军,他们的命运并没有多么大的区别,先被汉军骑兵没完没了地冲击,人变得越来少,抵抗意志亦是越变越薄弱,等待汉军的步兵大股冲锋而上时,他们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时间在流逝,战争态势也在发生改变,被安排在汉军营盘附近的张氏凉军失去战斗力,汉军往前推进的距离足够,双方随着距离的拉近是进入到主力之间的硬碰硬阶段。
随着可见视野的变长,对于双方的好处其实是一样的。
布阵的张氏凉军能够在发现汉军冲来之前做好及时准备,前方的枪阵可以在汉军冲上来时调整心态,后方的弓弩手则是能够在号令声中进行高强度的覆盖。
接替冲锋的汉军骑兵,他们终于不用忐忑不安地在浓雾中没头没脑地狂奔驰骋,发现敌军之后可以先进行至少一轮的骑射,冲击上去时也能看状况采取防御冲撞或是进攻冲撞。
不管是轻骑兵、突骑兵、具装骑兵,反正就是身上防御越差的骑兵,冲击列阵的步兵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打出来的战果理所当然也会更少。
在列阵步兵没有被骑兵那浩大的声势击溃心理防线时,其实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骑兵都难以占到太大的便宜,并不会因为士兵胯下多了一匹战马而就会变成无敌的超人。
汉军是防御反击,接替冲锋的骑兵很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军令就是不管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明知必死也该一往无前地冲!冲!冲!
突骑兵必然是冲锋的矛头,他们在冲锋中尽可能地破坏张氏凉军事先摆布的拒马、木排等等障碍物,在这一个阶段无可避免会发生骑兵撞上障碍物的情况。他们在破坏障碍物的同时,每时每刻都有箭雨从空中落下,良好的装备可以最大程度地防御箭矢的伤害,要害部位的甲片挡下或是弹开箭矢,一些皮革的部位则就没有那么强的防御力,所幸有皮革作为缓冲箭镞入肉并不是太深。
只有将张氏凉军设置的障碍物尽可能地进行清理,才会让后方的袍泽不用刻意去进行规避,身负重任的骑兵知道自己阵亡的机率很大,但是在一场战争中总有人应该承担起必要的损失。
良心话,士兵上战场可能会死,跟碰上了什么状况必死无疑,面临种种选择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有士兵自己能做决定。
一个民族在面对入侵的时候能够涌现出慷概悲歌的故事。那是在面临压迫时不去反抗就会沉沦,抵抗意志越是坚强,诞生的英雄就会越多。
没有英雄的民族,无法召唤出普通人在遭遇入侵时爆发出来的勇气,类似的民族必然是会在各种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某本文献中用来介绍的,那些已经消失的民族。
主动去入侵别人,很难会有受到压迫时会爆发出来的勇气,占据优势的时候……不管是心理优势,还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优势,极少会出现明知必死还有勇气去死的现象。
知道阵亡机率很大的汉军内心里害怕吗?任何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蝼蚁尚且贪生,能活着没有人想要去死。这个时候士兵的荣誉感和纪律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除了军律压制士兵的求生本能之外,阵亡之后家里是不是有优渥的抚恤,自己死后家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等等的经济条件、物质补偿、阵亡家属的社会待遇……会让明知必死的士兵在知道会死时是什么心态。
在张氏凉军的众多将官看来,汉军用甲骑具装的骑兵去冲击和破坏障碍物着实是奢侈。除了觉得奢侈之外,他们内心里也能明白汉军此战是带着什么样的意志,很少没有对自己未来感到担忧的人。
汉军不断冲击向前,张氏凉军的箭阵亦是没有停止地射箭。
箭阵是华夏苗裔最拿手的战法,只要是用传统方式训练出来的华夏冷兵器军队,极少没有会使用箭阵的。
虽然都是箭阵,可射箭方式还是会有不同,什么样的距离就该是什么样的射法,远了就是仰射,需要的时候是抛射,近了就是平射,面对密集敌军就是攒射。每一种不同的射法会取得不一样的战果,比如面对组织盾墙的敌军就该是抛射,让箭矢上升到最高的高度再垂下,既是避开盾墙能杀伤盾墙之后的敌军,也能使用垂下产生更多的动能来拥有更大的穿透力。
随着浓雾变淡,可见视野不断地增加,两军交战的阵前依然是各种口令以及呼喝不断,处于后方的张氏凉军先是出现一声惊呼,随后就是喧哗声四起。
惊呼的出现是有人回头看向金城,那里的城头之上旌旗飘扬,只不过随风猎猎飞舞的是汉军旌旗。
军队出现喧哗声是一种禁忌,原本全神贯注作战的士兵听到喧哗声会心里惊疑不定,等待作战的士兵听到喧哗声则会四处张望。
士兵交战最忌分心,稍微有个分神可能敌人劈来兵器没有避开或是格挡,小命也就在那一瞬间的失神中没了。
大战之时,没有比后方传来喧哗声更致命的事情了,不管之前是什么心态的前阵,后方喧哗声就会心乱,心一乱军官会停滞发号施令,惊疑不定的士兵没有收到命令会有更多胡思乱想的时间,整支军队会在那一瞬间变得僵化和迟钝。
军事历历史上,大多数军队的兵败如山倒就是从士兵内心惊疑不定开始,军队的意志坚强哪怕是处于劣势都能支撑,唯独是军无战心致使溃逃。
此时此刻的张冲内心里无比恼火,他是要送一场富贵给易揣等人,做好的君子约定是,城外战事还没有出结果之前,易揣就不该轻举妄动,甭论是撤掉张氏凉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旌旗。
很显然的事情,易揣等人没有将与张冲的君子约定当回事,导致的结果就有些严重了。
喧哗声指的是一种哗然之后大量的人在议论和喊叫产生出来的声音,发现金城旗帜变化的人,他们喊叫的是金城失守。
“全军出击,必须全军出击!”张冲在巢车之上张牙舞爪,嘶吼:“冲锋,全军冲锋!”
张冲尽管是早就对易揣等人背弃约定有心理准备,但多少是带着一丝的侥幸,认为既然送了易揣等人那么大的功劳,易揣等人多少是该有些感恩的心,可他还是小看了背叛者的无耻,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天真。
急促的战鼓声被敲响,索孚是第一个就率军进行冲锋的西凉武将。他是冲锋在队伍的最前端,一副睚眦欲裂表情地舞动着兵器,嘴中不断嘶吼着:“杀敌!杀敌!杀敌!”
续索孚之后,多多少少是有其余的张氏凉国将校也发动了冲锋,但更多的将校是留在原地发愣。
侧翼的索孚带着骑兵冲锋,前阵也是涌出了张氏凉军的步兵,这样的动静令处于攻势状态的汉军多少是觉得意外,以至于汉军的攻势停顿了一下。
谢安收到前方汇报之时,两军的步骑实际上已经是绞成一团地拼杀,他的下一个动作是让另一个蓄势待发的骑兵军绕开战场入城。
两军的厮杀当然激烈,可是发动冲锋并有心作战到死的张氏凉军真的太少,更多的张氏凉军是内心迟疑,结果是前方的张氏凉军在与汉军交战,后方的张氏凉军却已经出现溃逃现象,本阵的张氏凉军有得要向前有的要后退,看上去张氏凉军就是一团乱糟糟的模样。
脆弱到不行的张氏凉军,他们遭受狠狠一击的是易揣亲率本部从金城冲了出来。
易揣完全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心态,出城之后就是采取攻击,本人是直取张冲所在地而去。
金城先是莫名其妙地失守,里面更是冲出叛军,今时今刻就算是再有拼死意志的人,也会怀疑自己那么做有什么价值。
处于巢车之上的张冲看着听命冲锋的部队被汉军击垮,再看叛军从后面攻击导致己方部队的兵败如山倒,他多次拿起佩剑摆姿势要自刎,每一次都是拿起来又放下。
“降……”张冲最终还是没有自刎,他嘶哑着嗓子:“投降,下令偃旗息鼓,投降!”
所谓的偃旗,就是将战旗倾斜着垂下。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战旗下垂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罢战。
息鼓就更好说了,自古就有击鼓助战的说法,为的就是激昂士气,鼓声停止就是战斗停止,交战状态下的鼓声停止又没有响起鸣金声,士兵或许不了解状况,军官却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张冲并不怕死,他其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率军出城而战。他不自刎是想要暂时活着,担忧汉军会在张氏凉军投降之后坑杀战俘,而汉军坑杀降俘是出了名的事,光是冉闵在并州和朔州坑杀的降俘就超过三十万。他知道活着的自己才能为投降后的张氏凉军争取活命的机会,既然最后的反击没有取得预料的成果,那就该为那些被自己辜负和拖累的将士多想想,所以暂时真的是死不起。
偃旗息鼓后的张氏凉军彻底失去战心,一个又一个地丢弃兵器,他们或是跪倒在地或是愣在原地,等待接下来的命运。
易揣带着骑兵快速向将旗的位置驰骋,由于没有遭遇反抗会有功夫想些事情,一直都在犹豫是该直接杀掉张冲或是俘虏,等待真的来到将旗附近又看到巢车之上的张冲,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说是心狠手辣也罢,说是羞耻无脸相见也好,背叛者通常不希望被自己背叛的人活下来,易揣拿起了弓并搭上羽箭,咬牙就要松开射出之际,一阵轰鸣地马蹄由远而近。
崔轩又再一次处于冲锋的矛头位置,他们本来是要入城,中间得到新的命令,是谢安亲自下令由他们来敌军核心位置,享受俘虏敌军主将的荣耀。
“那个谁,你想干什么!?”崔轩的嗓门很大,老远就恶狠狠地盯着易揣,一段大声的喝问之后,靠近了满是威严地盯着,说道:“已经投降还引弓待射,想做什么!”
易揣脸上是青了又红、红了又白,最后是放弃射箭,不知道是尴尬还是什么,抽搐着脸颊无声对崔轩抱拳行礼,说道:“在下易揣,与征西中郎将有约,特献上金城。”,他本来还想说是献上张冲用意增加功劳,后面却卖了崔轩一个好。
崔轩抱拳回礼,没有多与易揣说话,是带人来到巢车之下。而这个时候张冲已经下了地。
“将主有言,大汉征讨西凉是为金瓯不缺。”崔轩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平静的老者,稍微昂了昂下巴才继续说:“张太守负隅顽抗是各为其主,临阵不敌下令投降不失理智。同族相伐是为不幸,切勿再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张冲看都不看靠近过来的易揣,拱手向冀州的方向行礼,嘴中说道:“汉王乃是当世雄主,于胡虏之手拯救万民于倒悬。今不臣以螳臂之力挡车,错皆在不臣一人,与金城百姓无关。麾下将士亦是在行不臣军令,罪皆在不臣一人。”
崔轩左右看了看,不少人是露出不忍的表情,更多的是神情呆滞,本来还想表现一些战胜者的骄傲,后面咳了几声对张冲问:“张太守可有坐骑?”
张冲点了点头,麾下前来战马,他翻身骑跨上去,转头看了看黄河北岸,仰头之后两行清泪流下…… 展开全部内容